股票代码688359
  • 首页
  • 走进三孚
    了解三孚
    董事长致辞
    荣誉资质
    发展历程
  • 三孚研究院
    研究院介绍
    研究院架构
  • 行业解决方案
    电子化学品
    通用电镀化学品
  • 新闻中心
    公司新闻
    行业动态
  • 投资者关系
  • 可持续发展
    战略规划
    环保理念
    企业责任
  • EN
  • 首页
  • 走进三孚
  • 三孚研究院
  • 行业解决方案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投资者关系
  • 可持续发展
  • EN
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十大看点
发布时间:2025-01-07 阅读次数:3037


编者按:经历了2024年的蓄势与回暖,全球半导体业界对2025年市场表现呈乐观预期。WSTS预测,2024年全球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9.0%,达到6269亿美元。2025年,全球销售额预计达到6972亿美元,同比增长11.2%。伴随市场动能持续复苏,十大半导体技术趋势蓄势待发。


1.2nm及以下工艺量产

2025年,是先进制程代工厂交付2nm及以下工艺的时间点。台积电2nm工艺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,这也是台积电从FinFet架构转向GAA(全环绕栅极)架构的第一个制程节点,将导入纳米片晶体管技术。三星计划2025年量产2nm制程SF2,并将在2025—2027年陆续推出SF2P、SF2X、SF2Z、SF2A等不同版本,分别面向移动、高性能计算及AI(SF2X和SF2Z都面向这一领域,但SF2Z采用了背面供电技术)和汽车领域。英特尔的Intel 18A(1.8nm)也将在2025年量产,将采用RibbonFET全环绕栅极晶体管架构和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,采用Intel 18A的首家外部客户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流片。


2.HBM4最快下半年出货

HBM的迭代和制造已经开启竞速模式。有消息称,为了配合英伟达的新品发布节奏,SK海力士原计划2026年量产的HBM4,将提前至2025年下半年量产,采用台积电3nm制程。三星也被传出计划在2025年年底完成HBM4开发后立即开始大规模生产,目标客户包括微软和Meta。根据JEDEC固态技术协会发布的HBM4初步规范,HBM4提高了单个堆栈内的层数,从HBM3的最多12层增加到了最多16层,将支持每个堆栈2048位接口,数据传输速率达到6.4GT/s。


3.先进封装产能持续放量

2024年,先进封装景气复bsports必一体育苏,引领封测产业向好。2025年,先进封装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回暖,OSAT(封装测试代工厂商)及头部晶圆厂将进一步扩充先进封装产能,并推动技术升级。台积电在加速CoWoS产能扩充的同时,将在2025年至2026年期间,将CoWoS的光罩尺寸从2023年的3.3倍提升至5.5倍,基板面积突破100×100mm,最多可容纳12个HBM4。长电科技上海临港车规级芯片成品制造基地计划于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。通富超威苏州新基地——通富超威(苏州)微电子有限公司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1月实现批量生产,从事FCBGA高端先进封测。华天科技的江苏盘古半导体板级封测项目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工艺设备搬入,并实现项目投产,致力于推动板级扇出封装技术的大规模量产。


4.AI处理器出货继续保持强劲

2025年,一批AI芯片新品将发布或上市,在架构、制程、散热方式等方面迭代更新,以期提供更强算力和能效。英特尔将在2025年推出基于Intel 18A制程的AI PC处理器Panther Lake和数据中心处理器Clearwater Forest。英伟达预计2025年推出下一代“Blackwell Ultra”GB300,此前发布的GB200 NVL4超级芯片将于2025年下半年供应。AMD将在2025年推出下一代AMD CDNA 4架构,相比基于CDNA 3架构的Instinct加速器,AI推理性能预计提升35倍。AI处理器的出货动能将拉动存储、封装等环节的成长。


5.高阶智驾芯片进入上车窗口期

2025年被诸多车规芯片厂商视为高阶智驾的决赛点、量产上车的窗口期。地平线Horizon SuperDrive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首款量产合作车型,叠加征程6旗舰版“决胜2025年这一量产关键窗口期”。黑芝麻武当系列预计2025年上车量产,提供自动驾驶、智能座舱、车身控bsports必一体育制和其他计算功能跨域融合能力。芯擎科技自动驾驶芯片“星辰一号”计划于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。国际企业方面,高通于2024年10月发布的Snapdragon Ride至尊版平台将于2025年出样。此外,基于前代Snapdragon Ride平台,高通已与十多家中国合作伙伴打造了智能驾驶和舱驾融合解决方案,也将在2025年继续上车。英特尔首款锐炫车载独立显卡将于2025年量产,满足汽车座舱对算力不断增长的需求。


6.量子处理器规模上量

联合国宣布2025年为“量子科学与技术之年”。在2024年年末,谷歌Willow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“祖冲之三号”等最新量子处理器接连亮相,在量子比特数、量子纠错、相干时间、量子计算优越性等方面取得突破。2025年,业界有望迎来更大规模的量子处理器及计算系统。IBM将在2025年发布包含1386量子比特、具有量子通信链路的多芯片处理器“Kookaburra”。作为演示,IBM会将三个Kookaburra芯片接入一个包含4158量子比特的系统中。此外,2025年,IBM将通过集成模块化处理器、中间件和量子通信来展示第一台以量子为中心的超级计算机,并进一步提升量子电路的质量、执行、速度和并行化。


7.硅光芯片制造技术走向成熟

随着AI服务器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急剧提升,融合了硅芯片工艺流程和光电子高速率、高能效优势的硅光芯片备受关注。2025年,硅光芯片的制造工艺走向成熟。湖北省人民政府在《加快“世界光谷”建设行动计划》中提到,到2025年,完成12英寸基础硅光流片工艺开发,形成国际领先的硅光晶圆代工和生产制造能力。《广东省加快推动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(2024—2030年)》提到,支持光芯片相关部件和工艺的研发及优化,支持硅光集成、异质集成、磊晶生长和外延工艺、制造工艺等光芯片相关制造工艺研发和持续优化。在国际企业方面,英伟达在2024年bsports必一体育12月的IEDM 2024上展示了与台积电合作开发的硅光子原型。台积电将在2025年实现适用于可插拔光模块的1.6T光引擎,并完成小型可插拔产品的COUPE(紧凑型通用光子引擎)验证。据台积电介绍,COUPE技术使用SoIC-X芯片堆叠技术,将电子裸片堆叠在光子裸片上,从而在die-to-die(裸片与裸片)接口提供更低电阻和更高能效。


8.AI加速与半导体生产融合

AI正在加速与半导体设计、制造等全流程融合。2024年3月,新思科技将AI驱动型EDA全套技术栈部署于英伟达GH200 Grace Hopper超级芯片平台,将在芯片设计、验证、仿真及制造各环节实现最高15倍的效能提升。2024年7月,Aitomatic发布首个为半导体行业定制的开源大模型SemiKong,宣称能缩短芯片设计的上市时间、提升首次流片良率,并加速工程师的学习曲线。2025年,AI有望辅助或者代替EDA的拟合类算法和工作,包括Corner预测、数据拟合、规律学习等。在制造方面,台积电有望在2nm及以下制程开发中使用英伟达计算光刻平台cuLitho。该平台提供的加速计算以及生成式AI,使晶圆厂能够腾出可用的计算能力和工程带宽,以便在开发2nm及更先进的新技术时设计出更多新颖的解决方案。


9.RISC-V开启高性能产品化

2024年,RISC-V进一步向高性能芯片领域渗透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发布第三代“香山”开源高性能RISC-V处理器核,性能水平进入全球第一梯队。同时,面向人工智能、数据中心、自动驾驶、移动终端等高性能计算领域,芯来科技、奕斯伟、赛昉科技、进迭时空等一批国内企业发布了IP,工具链,软件平台,AI PC芯片、AI MCU、多媒体处理器等芯片,以及开发板等产品,并在笔记本电脑、云计算以及行业应用等领域形成一批案例。RISC–V主要发明人Krste Asanobsports必一体育vi预测,2025年RISC-V内核数将增至800亿颗。2025年也被视为中国RISC-V产业承上启下、打造高性能标杆产品的关键一年,加速打造标志性产品、深化生态建设并推动RISC-V+AI融合,成为产业共识。


10.碳化硅进入8英寸产能转换阶段

在2024年,碳化硅产业加快了从6英寸向8英寸过渡的步伐。2025年,碳化硅产业将正式进入8英寸产能转换阶段。意法半导体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工厂项目——安意法半导体碳化硅器件工厂预计2025年量产。芯联集成8英寸碳化硅产线计划2025年进入规模量产。罗姆福冈筑后工厂计划于2025年开始量产。Resonac计划于2025年开始规模生产8英寸碳化硅衬底。安森美将于2025年投产8英寸碳化硅晶圆。


来源:中国电子报
免责申明: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您(单位或个人)认为内容有侵权嫌疑,敬请立即通知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
走进三孚
  • 了解三孚
  • 董事长致辞
  • 荣誉资质
  • 发展历程
行业解决方案
  • 电子化学品
  • 通用电镀化学品
三孚研究院
  • 研究院介绍
  • 研究院架构
可持续发展
  • 战略规划
  • 环保理念
  • 企业责任
投资者关系
  • 投资者关系
联系方式

bsports必一体育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联系电话
020-32058269 020-32077089

总部地址
广州市中新广州知识城凤凰三横路57号

企业邮箱
sales@gzsanfu.com.cn 商务合作
rd@gzsanfu.com.cn 研发合作
mkt@gzsanfu.com.cn 品牌合作

旗下公司
  • 厦门分公司
    公司地址: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营运中心6号楼1403
    联系电话:0592-6220498 0592-6220478
  • 宁波分公司
    公司地址:宁波市海曙区顺德路136弄28号201室
    联系电话bsports必一体育: 0574-81859798 0574-81859799
  • 苏州分公司
    公司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春耀路88号2号厂房一楼
    联系电话:0512-65796973 0512-66102987
  • 宁美新科

    公司地址:南京市鼓楼区云南北路83号1007室

    联系电话:025-85863192

  • 皓悦新科

    公司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前海卓越时代广场C座2506室

    联系电话:0755-29556931

  • 二轻研究所

    公司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研路6号

    联系方式:020-61302503

关注我们

子公司链接:皓悦新材   |  宁美新科   |  二轻所   |  博泉化学   |  康迪斯威   |  明毅电子   |  毅领智能 |  鸿葳科技
友情链接: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· 投资者保护专栏

旗下公司
  • 厦门分公司
    公司地址: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营运中心6号楼1403
    联系电话:0592-6220498 0592-6220478
  • 宁波分公司
    公司地址:宁波市海曙区顺德路136弄28号201室
    联系电话: 0574-81859798 0574-81859799
  • 苏州分公司
    公司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春耀路88号2号厂房一楼
    联系电话:0512-65796973 0512-66102987
  • 宁美新科

    公司地址:南京市鼓楼区云南北路83号1007室

    联系电话:025-85863192

  • 皓悦新科

    公司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前海卓越时代广场C座2506室

    联系电话:0755-29556931

  • 二轻研究所

    公司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研路6号

    联系方式:020-61302503

版权所有(C)bsports必一体育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证000000号